在半導體、液晶面板、光學玻璃等精密制造領域,微米級(<0.2μm)的表面缺陷可能導致產品性能大幅下降,甚至造成批量報廢。傳統的LED或普通鹵素光源由于照度不足、熱影響大等問題,難以滿足高精度檢測需求。而山田光學YP-150I憑借其400,000Lx超高照度、冷鏡熱管理技術和精密光學設計,已成為全球超精密平面檢測的行業標。本文將深入解析其核心技術優勢及實際應用表現。
30mmφ光斑內實現400,000Lx照度,遠超普通LED光源(通常50,000Lx)。
0.2μm級缺陷清晰可見,如晶圓微劃痕、液晶面板ITO層異物等。
3400K高色溫鹵素燈,顯色性接近自然光,避免藍光LED的色偏問題,提升目檢準確性。
熱量影響僅為傳統鋁鏡的1/3,避免檢測樣品受熱變形,尤其適合OLED、柔性屏、半導體晶圓。
強制風冷散熱,確保長時間穩定工作,減少因溫度波動導致的誤判。
兩級調光(高/低照度一鍵切換),適應不同檢測階段(初檢→復檢)。
光束直徑30-50mm可調,適配不同尺寸檢測需求(如6英寸晶圓或中小尺寸液晶屏)。
檢測項目:微劃痕、顆粒污染、光刻膠涂布不均、金屬鍍層缺陷。
實際案例:某半導體廠采用YP-150I后,漏檢率降低30%,最小可檢缺陷從0.5μm提升至0.2μm。
檢測項目:TFT陣列異常、ITO層劃痕、OLED蒸鍍不均。
行業反饋:某面板大廠引入YP-150I后,檢測效率提升25%,誤判率降低37.5%。
檢測項目:鏡頭鍍膜缺陷、金屬拋光面微劃痕。
優勢:冷鏡技術減少熱畸變,確保高反射率材料的精準檢測。
檢測指標 | 傳統LED光源 | YP-150I | 優勢對比 |
---|---|---|---|
最小可檢缺陷 | 0.5-1μm | 0.2μm | 精度提升60%+ |
熱影響 | 較高(LED局部升溫) | 極低(冷鏡技術) | 適合溫度敏感材料 |
照度均勻性 | 一般(易產生眩光) | 佳(銳利穩定光) | 減少誤判 |
適用行業 | 普通質檢 | 超精密檢測 | 半導體/液晶/光學選 |
AI視覺整合:YP-150I的高對比度光源可提升機器視覺識別率,減少人工依賴。
機械臂適配:模塊化設計支持自動化掃描,實現全流程無人化檢測。
盡管YP-150I的燈泡壽命較短(約50小時),但其超高照度+冷鏡技術的組合,使其在微米級缺陷檢測領域仍無替代品。對于半導體、液晶面板等超精密制造行業,YP-150I已成為確保產品良率的工具。未來,隨著AI檢測的普及,其價值將進一步放大。
替代方案參考:若對維護成本敏感,可評估YP-250I(60mmφ光斑)或長壽命LED光源,但照度和精度均無法完替代YP-150I。